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全面生效后,出口企业面临的碳成本显著增加,其碳成本转嫁能力成为影响经营效益的关键因素,而这一能力的差异也间接作用于碳交易员的薪资溢价水平,两者存在紧密的联动关系。
出口企业碳成本转嫁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了其对碳交易专业服务的需求强度,进而影响碳交易员的市场价值。碳成本转嫁能力较弱的企业,由于难以将碳关税成本通过产品涨价等方式转移给海外客户,需通过优化碳资产配置、精准参与碳交易来降低成本,对碳交易员的依赖度更高。这类企业往往需要碳交易员制定精细化的交易策略,如利用碳期货对冲价格波动风险、挖掘低成本碳配额或 CCER 资源、规划跨市场套利方案等,以最大限度减少碳成本对利润的侵蚀。此时,具备丰富经验和专业技能的碳交易员成为企业争夺的核心资源,企业愿意支付更高薪资溢价吸引人才,薪资水平随之提升。
反之,碳成本转嫁能力强的出口企业,可通过谈判调整合同价格、提升产品附加值等方式将碳关税成本转嫁给下游,对碳交易成本的敏感度相对较低,对碳交易员的需求更多集中在基础合规层面,如完成碳足迹核算、配额清缴等流程性工作。这类企业对碳交易员的技能要求以 “合规保障” 为主,而非 “成本优化”,因此在薪资谈判中溢价空间较小,碳交易员的薪资水平更多体现市场平均水平。
从碳交易员的技能需求差异来看,出口企业碳成本转嫁能力不同,对碳交易员的能力要求也存在层级分化,这进一步拉大薪资溢价差距。面对碳成本转嫁能力弱的企业,碳交易员需具备跨境碳市场分析能力,熟悉欧盟 CBAM 与国内碳市场的规则衔接,如不同碳资产的互认标准、申报流程差异等;同时要掌握复杂的衍生品交易技巧,能够设计 “碳配额 + 期货 + 保险” 的组合工具,帮助企业锁定长期碳成本。此外,还需具备行业洞察能力,预判欧盟碳政策变动对企业出口业务的影响,提前调整交易策略。这类复合型技能的培养周期长、稀缺性高,对应的薪资溢价自然更高,部分头部企业为争夺此类人才,薪资涨幅可达 30% 以上。
而服务于碳成本转嫁能力强的企业的碳交易员,工作重心更多在于基础碳管理,如定期统计碳排放数据、对接碳交易所完成配额交易、协助准备 CBAM 申报材料等,所需技能以标准化操作和政策熟悉度为主。由于这类技能的可替代性较强,市场供给相对充足,薪资溢价空间有限,更多依赖资历和工作量定薪。
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出口企业碳成本转嫁能力的分化会加剧碳交易服务市场的 “马太效应”,进而影响碳交易员的薪资分层。高耗能、低附加值的出口企业(如传统制造业)通常碳成本转嫁能力较弱,为在欧盟市场保持竞争力,不得不加大对碳交易专业人才的投入,推动该领域碳交易员薪资水涨船高;而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企业(如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产业)碳成本转嫁能力较强,对碳交易员的薪资敏感度低,但对顶尖人才的争夺同样激烈,只是溢价更多体现在 “战略咨询” 层面,而非基础交易服务。
此外,碳成本转嫁能力还通过影响企业碳交易业务量间接作用于薪资溢价。转嫁能力弱的企业为降低成本,会更频繁地参与碳市场交易,涉及配额买卖、项目开发、衍生品操作等多环节,碳交易员的工作量和业绩贡献显著提升,薪资中的绩效部分(如交易收益分成)随之增加,形成 “高业务量 — 高绩效 — 高溢价” 的正向循环;而转嫁能力强的企业交易频率较低,碳交易员的业绩弹性小,薪资溢价更多依赖固定薪酬部分。
综上,欧盟 CBAM 生效后,出口企业碳成本转嫁能力越弱,对碳交易员的专业技能要求越高、需求越迫切,碳交易员的薪资溢价空间越大;反之则溢价水平相对有限。这种关联关系推动碳交易员薪资向 “高技能、高附加值” 领域倾斜,也促使行业人才向具备跨境碳管理能力的方向转型。
若想了解更多碳交易员职业发展或技能提升相关信息,可拨打咨询电话:010-59490973,或联系林老师(电话:13691340873,微信同号)获取专业指导。
来源:碳云管理中心
Copyright © 2012-2018 碳排放管理师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409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