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碳排放管理师官方网站!

全国咨询热线

01059490973

园区如何参与绿证绿电交易?

发布时间:2025-07-22 19:46:21浏览次数:

园区参与绿证绿电交易,是推动能源结构转型、降低碳排放、提升绿色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这一过程需要结合政策要求、自身能源需求与供给特点,通过合规路径实现绿电消纳与绿证获取,同时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保障交易高效开展。

参与前提:明确政策与自身定位

园区需先熟悉国家及地方关于绿电交易、绿证管理的政策框架。目前,我国绿电交易主要依托全国电力市场体系,涵盖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交易品种包括中长期合同、现货等;绿证则作为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 “电子身份证”,由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核发,可独立于电力实物交易单独流通。

园区需评估自身能源消费结构:高耗能企业集中的园区可通过绿电替代降低碳排放,出口型企业园区可借助绿电交易满足欧盟 CBAM 等碳关税机制中的低碳要求,零碳园区则需通过 100% 绿电消纳实现达标。同时,园区需梳理内部可再生能源资源,如分布式光伏、风电等,明确自身绿电供给能力,为参与交易奠定基础。

参与路径:多元化交易模式与操作流程

绿电交易路径:园区可通过地方电力交易中心,以 “园区整体” 或 “企业个体” 名义参与绿电交易。对于拥有增量配电网的园区,可统筹协调园内企业负荷,与新能源发电企业签订中长期直购合同,实现绿电直供。例如,工业园区通过电力交易平台与光伏电站签订年度购电协议,明确绿电供应量、价格及结算方式,电力通过公共电网传输,交易电量计入园区绿电消费总量。

若园区内有自建分布式新能源项目(如屋顶光伏),可将多余电量通过绿电交易平台出售给其他用户,或直接供给园内企业,实现 “自发自用、余电交易”。对于跨省区绿电需求,园区可参与跨区域电力交易,如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的绿电跨省互济交易,通过区域电力市场获取外部绿电资源。

绿证交易路径:园区企业若无法直接采购绿电,可通过购买绿证间接体现绿电消费。绿证交易在全国绿证交易平台进行,企业根据自身年度绿电消费目标,购买对应千瓦时的绿证(1 个绿证对应 1000 千瓦时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绿证可用于碳排放核算抵扣、绿色工厂认证、ESG 报告披露等场景,例如出口企业通过购买绿证,佐证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绿电使用比例,应对国际贸易中的碳足迹核查。

此外,部分园区探索 “绿电 + 绿证” 捆绑交易模式:在采购绿电的同时同步获取对应绿证,确保绿电消费的可追溯性。这种模式尤其适用于对碳信息透明度要求高的行业,如汽车、电子制造等。

交易管理:流程规范与风险防控

园区需建立绿电绿证交易管理体系,明确责任部门(如能源管理中心),负责交易需求统计、供应商筛选、合同签订及履约跟踪。对于多企业园区,可搭建内部绿电分配机制,根据企业用电量、碳排放强度等指标分配绿电额度,避免资源浪费。

在交易流程中,需重点关注电量计量与溯源:绿电交易需通过电网企业安装的智能计量装置记录电量数据,确保交易电量与实际消纳量一致;绿证则通过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系统实现溯源,避免 “一电多证” 或 “证电分离” 的合规风险。

园区还需评估交易成本与收益:绿电价格可能高于传统火电,但可通过碳减排收益、政策补贴(如部分地区对绿电消费的税收优惠)对冲成本。同时,需防范价格波动风险,可通过签订中长期固定价格合同锁定成本,或利用电力现货市场进行灵活调整。

保障措施:政策衔接与能力建设

园区应加强与地方能源监管部门、电力交易中心的沟通,争取政策支持,如纳入绿电交易试点范围、享受跨省交易通道优先使用权等。对于零碳园区、绿色工厂聚集区,可申请 “绿电交易示范园区” 资质,获取额外的政策倾斜。

此外,园区需提升数字化管理能力,通过能源管理系统(EMS)实时监控绿电消费数据、绿证持有量,对接电力交易平台与碳排放核算系统,实现 “绿电 - 绿证 - 碳减排” 数据的联动管理。同时,组织企业参与绿电绿证交易培训,普及交易规则与合规要求,确保全流程符合政策规范。

通过系统化参与绿电绿证交易,园区既能降低碳排放,又能提升绿色品牌价值,为应对国内外碳约束政策、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碳云管理中心


XINNYUAN.jpg


  • 能源管理师.png


  • 能源管理.jpg


推荐阅读(点击以下链接跳转阅读)

>>>新能源应用工程师培训课程及考试安排(点击了解详情)

>>>综合能源服务师培训课程及考试安排(点击了解详情)

>>>新能源运维工程师(风电/光伏/火电/储能运维)培训课程及考试安排(点击了解详情)

>>>能源管理师培训课程及考试安排(点击了解详情)

>>>双碳及能源领域有哪些诱人岗位?为何求职者纷纷涌入?

>>>七大绿色职业:年薪15万+,你了解吗?

>>>2025年全国各地如何布局能源绿色低碳?

>>>企业能源管理策略如何制定,有什么实施技巧?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国家能源局大力支持民营企业进军能源领域建设,,目前有哪些项目可以参与?

>>>国家质检总局:重点用能单位必须配备专业人员从事能源计量管理工作

>>>能源管理:企业用能异常发现不及时,如何破解?

>>>能源管理节能减排技改无据可依,如何突破困境?

>>>能源管理面临挑战,如何优化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