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碳排放管理师官方网站!

全国咨询热线

01059490973

如何申报零碳园区?

发布时间:2025-07-22 19:51:40浏览次数:

在全球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全力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大背景下,零碳园区建设成为了各地产业升级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方向。申报零碳园区不仅能助力区域绿色转型,还能为园区及企业带来政策扶持、品牌提升等诸多利好。以下将详细介绍申报零碳园区的关键步骤与要点。

一、对照申报基本条件进行自我评估

(一)园区类型与资质

国家级零碳园区申报主体通常为省级及以上开发区,部分地区视情可拓展至近年来新建的省级新兴产业园区或高新技术园区 。例如在安徽省,申请创建的产业园区可以是具有较强绿色转型意愿、创建基础较好且示范意义明显的产业集聚区,或重点企业产业园区、大型厂区等,尤其聚焦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 “新三样” 领域以及智慧化水平较高的园区 。此外,园区需有明确的申请主体,产业集聚区对应申请主体为所在开发区管委会或所在地县(区、市)人民政府,大型厂区、单独企业园区对应申请主体为厂区所属法人单位。

(二)能耗与碳排放管理基础

园区应在能耗和碳排放统计、核算、计量、监测等方面具备一定基础。需根据能源统计和碳排放核算方法,精准核算园区碳排放量,识别重点碳排放源,并分析近几年及未来的碳排放变化趋势,以此证明园区具有较好的低碳发展基础和明确的零碳发展目标。如贵州省要求申报零碳工业园区的单位需完成国家或地方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降碳指标,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环境功能区环境质量标准,园区内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各类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均不超过国家或地方的总量控制要求。

(三)安全与环境记录

园区需保持良好的社会影响记录,在规定时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环境事故或其他社会不良影响事件。例如,贵州省规定近三年,申报的工业园区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和质量事故、Ⅱ 级(重大)及以上突发环境污染事件,且未在国务院及有关部委相关督查工作中被发现存在严重问题。

二、开展申报筹备工作

(一)组建专业申报团队

团队成员应涵盖能源管理、环境科学、财务管理、产业规划等多领域专业人才,也可引入外部专业咨询机构,确保在申报过程中对政策解读、数据核算、方案编制等工作的专业性与准确性。如部分园区聘请第三方碳管理机构协助核算碳排放数据,确保数据符合国家标准且具有公信力。

(二)梳理园区现状与优势

全面梳理园区的能源结构、产业布局、基础设施、资源利用等情况,挖掘园区在绿色低碳方面的现有成果与潜在优势。例如,若园区已建设大规模分布式光伏电站,在能源结构优化方面就具有突出优势;若园区内循环产业链完善,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高,则在资源循环利用方面表现亮眼,这些优势将成为申报材料中的亮点。

三、编制申报材料

(一)撰写申报书

申报书需涵盖园区基本信息、建设零碳园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建设目标与实施计划、预期经济与社会效益等内容。在目标设定上,要明确短期、中期及长期的零碳建设目标,如在一定时间内将清洁能源消费占比提升至特定比例,降低单位能耗碳排放至某一水平等。实施计划则需细化到每年的具体工作任务与项目安排。

(二)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包括园区的规划文件、能源消费与碳排放数据报告、已实施的绿色低碳项目的证明材料(如项目合同、验收报告)、企业的节能减排承诺函、相关荣誉证书等,用以支撑申报书中的各项陈述与目标设定,增强申报材料的可信度。

四、提交申报与后续跟进

(一)按流程提交申报

各地区申报流程与时间节点有所差异。一般而言,各地区发展改革委会同工业和信息化、能源主管部门等,在综合考虑能源禀赋、产业基础、电力安全可靠供应、减碳潜力等因素基础上,推荐有条件、有意愿的园区申报国家级零碳园区,各地区推荐园区数量通常有限制 。例如,部分地区要求于特定日期前将推荐园区名单及建设方案报送至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在提交申报材料时,务必确保材料完整、格式规范,并严格遵守时间要求。

(二)持续跟进申报进度

申报提交后,园区应与当地主管部门保持密切沟通,及时了解审核进展与反馈意见。若审核过程中需要补充材料或进行整改,应迅速组织力量落实,确保申报工作顺利推进。例如,针对审核部门提出的碳排放数据核算细节问题,及时组织专业团队进行解释与完善,以提升申报成功率。

通过以上系统的申报流程与精心筹备,园区能够更好地参与零碳园区申报,为自身绿色可持续发展开辟新路径,助力区域乃至全球的碳中和目标实现。

来源:碳云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