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碳排放管理师官方网站!

全国咨询热线

01059490973

什么是 “碳资产管理”?企业为何必须重视?核心逻辑与价值解析

发布时间:2025-09-11 13:05:36浏览次数:

在碳市场加速发展的背景下,“碳资产管理” 已成为企业应对 “双碳” 目标、实现绿色转型的关键抓手。其不仅是企业合规经营的基础,更是挖掘碳资产价值、创造新盈利空间的重要手段,需从定义内涵与企业需求两方面深入理解。

一、什么是 “碳资产管理”?

“碳资产管理” 是企业围绕自身拥有的碳资产(核心为碳配额与碳信用),开展的全生命周期系统性管理活动,涵盖碳资产盘查、核算、交易、履约、开发及风险管控等多个环节,最终目标是通过科学管理降低碳合规成本,甚至将碳资产转化为盈利增长点。

从具体流程来看,碳资产管理的核心环节可分为四类。其一,碳资产盘查与核算,这是管理的基础。企业需按照国家或地方碳市场的监测、报告与核查(MRV)规则,统计生产经营各环节的碳排放数据,明确自身碳排放量、碳配额分配量及碳信用持有量,形成清晰的碳资产 “账本”。例如火电企业需定期核算燃煤消耗量、发电量对应的碳排放量,确保数据真实准确,为后续管理提供依据。其二,碳资产交易与履约管理,这是管理的核心目标之一。企业需根据自身碳资产供需情况,结合碳市场价格波动,制定交易策略 —— 若碳配额盈余,可在价格高位时出售获利;若配额不足,则在价格低位时买入补足,同时合理使用碳信用抵消部分配额(如我国规定的 5% 抵消比例),降低履约成本。在履约期前,还需确保碳资产按时上缴,避免因逾期面临罚款。其三,碳资产开发,这是拓展碳资产规模的关键。企业可依托自身资源开发碳信用项目,如新能源企业建设风电、光伏电站生成 CCER,林业企业开展植树造林项目开发林业碳汇,将减排成果转化为可交易的碳信用,丰富碳资产类型。其四,碳资产风险管控,这是保障管理效果的重要支撑。企业需关注碳市场政策变化(如配额分配规则调整、碳信用抵消比例变动)、价格波动风险(如履约季价格骤涨),通过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多元化配置碳资产(如同时持有配额与碳信用),降低政策与市场风险对碳资产管理的影响。

二、企业为什么需要碳资产管理?

对企业而言,碳资产管理已从 “可选动作” 变为 “必选动作”,其必要性体现在合规、成本、盈利、转型四大维度。

首先,满足碳市场合规要求,避免政策处罚。随着全国碳市场覆盖行业逐步扩大(从发电行业向钢铁、水泥等行业延伸),被纳入管控的企业必须按要求完成碳配额履约,而碳资产管理是确保合规的前提。若企业缺乏系统管理,可能出现碳排放数据核算错误、配额不足且未及时补购、碳信用项目不合规无法使用等问题,进而面临高额罚款(如部分地区罚款金额达每吨碳排放数百元)、限产甚至停产等处罚,影响正常生产经营。通过碳资产管理,企业可精准把控履约流程,确保按时合规完成义务,规避政策风险。

其次,降低碳合规成本,优化经营效益。碳配额与碳信用的市场价格存在波动,且不同时期价格差异可能较大(如我国碳配额价格曾在履约季从 50 元 / 吨涨至 70 元 / 吨)。缺乏管理的企业可能在价格高位买入配额,或未充分利用碳信用抵消配额,导致履约成本居高不下;而通过碳资产管理,企业可通过预判价格走势、制定灵活交易策略(如在价格低位储备配额、合理使用碳信用),显著降低合规成本。例如某钢铁企业通过分析碳市场价格趋势,在非履约季以 55 元 / 吨的价格买入 10 万吨配额,较履约季 65 元 / 吨的价格节省 100 万元成本,直接提升经营效益。

再者,挖掘碳资产价值,创造新盈利增长点。碳资产已从 “成本项” 转变为 “收益项”,通过科学管理,企业可将碳资产转化为实际利润。一方面,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实现超额减排,产生的盈余配额可在市场出售获利;另一方面,开发碳信用项目生成的 CCER 等碳信用,除用于自身履约抵消外,还可出售给其他有需求的控排企业或有碳中和需求的机构(如互联网企业、大型活动主办方),形成稳定收益。例如某新能源企业开发的光伏项目,每年生成 8 万吨 CCER,以 40 元 / 吨的价格出售,每年可新增 320 万元收入,为企业带来额外盈利。

最后,助力企业绿色转型,提升长期竞争力。在 “双碳” 目标下,绿色低碳已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碳资产管理正是企业推进绿色转型的重要工具。通过碳资产管理,企业可全面掌握自身碳排放情况,识别减排潜力较大的环节,针对性开展技术改造与能源结构优化(如替换高耗能设备、增加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逐步降低碳排放强度,实现从 “高碳生产” 向 “低碳生产” 的转型。同时,良好的碳资产管理成果(如低碳排放强度、丰富的碳资产储备)还能提升企业 ESG(环境、社会、治理)评级,增强投资者、消费者对企业的认可,帮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来源:碳云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