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碳排放管理师官方网站!

全国咨询热线

01059490973

宣城打出绿色低碳 “组合拳”,四大维度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5-11-26 14:48:45浏览次数:

近年来,宣城市锚定绿色低碳发展目标,从产业转型、能源升级、运输优化到生态价值转化,打出一套“组合拳”,让绿色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持续激活绿色低碳发展新动能。

产业转型“提绿质”筑牢绿色制造“强根基”。发展绿色经济,产业转型是关键。宣城市严把节能审查“入口关”,坚决对“两高一低”项目说“不”,从源头上守住绿色发展底线。在此基础上,该市全力推动“2+3+4”现代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加速落地——今年新投产亿元以上项目达263个,总投资721.1亿元,为绿色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其中,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集群成功入选年度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成为绿色产业的“新标杆”。在培育绿色企业方面,宣城市更是交出亮眼答卷。今年确定13家企业列入国家级绿色工厂重点培育库、18家企业列入省级绿色工厂重点培育库,还获得16个省级绿色工厂推荐指标,创历史新高,位居全省第2位。一个个绿色工厂的崛起,正让宣城的产业“绿意”越来越浓。

能源体系“焕新颜”打造清洁低碳“动力源”。走进宣城,清洁能源的“身影”无处不在。该市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大力发展绿色生态能源,目前全市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约492.44万千瓦,占全市各类发电站总装机容量的比例高达79.24%,意味着近八成电力来自清洁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供应能力持续领跑。不仅如此,宣城市还积极推动绿色电力消费,通过购买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为企业低碳发展“赋能”。截至目前,已购买绿色电力证书38万张,可抵扣能耗约11.5万吨标准煤,既降低了企业用能成本,又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了宣城力量。

运输结构“减碳量”构建绿色出行“新通道”。“散改集”运输模式推广成效显著、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平稳运营、船舶岸电改造全面完成……宣城市以运输结构优化为抓手,持续降低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让物流运输更绿色、更高效。今年以来,宣城市大力推广“散改集”运输模式,累计运输集装箱约1.4万标箱,有效减少了散货运输过程中的粉尘污染与能耗;第三批省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进入平稳运营期,实现了不同运输方式的高效衔接,大幅提升运输效率。在水运领域,该市累计建设码头岸电设施46套,全市746艘600总吨以上船舶全部完成受电设施改造,船舶靠港期间可直接使用清洁能源,告别“冒黑烟”时代。

生态价值“变真金”探索“两山”转化“新路径”。如何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宣城市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该市成功入选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市,随即出台试点工作实施意见,探索开展县域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试核算,让生态资源的“价值”看得见、算得清。在碳汇开发领域,宣城市创新构建“林业碳票+”模式,目前已储备碳汇减排量23万吨,碳汇交易额突破百万元,让森林资源成为“碳资产”。在项目推进上,全市6个EOD(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项目按规范稳步实施,其中2个项目获得银行授信,授信总额达19.5亿元,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来源:宣城市局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