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碳排放管理师官方网站!

全国咨询热线

01059490973

企业采用国际碳排放核算标准的挑战与机遇

发布时间:2024-10-25 11:25:52浏览次数:

一、挑战


(一)标准的本地化适应问题


  1. 法规差异
    • 不同国家和地区有自己独特的环境法规和政策要求。国际标准可能与本地法规在某些细节上不完全契合。例如,一些地方可能对特定行业的碳排放有更严格的限制或额外的报告要求,而国际标准可能没有完全涵盖这些内容。企业需要在遵循国际标准的同时,确保也满足本地法规,这就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梳理和协调两者之间的差异。
  2. 数据收集难度
    • 本地的数据获取渠道和方式可能与国际标准所预设的不同。在一些地区,能源供应的统计方式可能不够精细,或者企业的生产记录不够规范,这使得按照国际标准要求准确收集碳排放相关数据变得困难。比如,国际标准可能要求详细区分不同类型能源的使用量和排放因子,但本地能源供应商提供的数据可能没有这么详细的分类,企业就得自己想办法去拆分和估算,增加了工作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3. 行业特点差异
    • 每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和行业特点不同。某些国际标准可能是基于通用的行业情况制定的,但对于本地一些具有特殊生产工艺或原材料使用的企业来说,可能不太适用。例如,某个地区的特色制造业可能使用一种本地特有的原材料,其碳排放特性在国际标准中没有明确的对应核算方法,企业需要自己摸索如何将这种特殊情况纳入标准的核算框架,否则可能导致碳排放核算不准确。


(二)成本和资源投入


  1. 技术升级成本
    • 为了满足国际标准的要求,企业可能需要对现有的监测设备和技术进行升级。例如,国际标准可能要求更精确的温室气体监测设备,或者需要企业采用更先进的能源管理系统来准确记录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数据。这些设备和系统的采购、安装和调试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对于一些中小规模的企业来说,这可能是一笔不小的负担,会影响企业的短期经济效益。
  2. 人员培训成本
    • 企业员工需要了解和掌握国际标准的具体内容和操作方法。这就需要进行专门的培训,包括碳排放核算方法、数据管理、报告编制等方面的培训。培训需要聘请专业的讲师、安排员工的时间,还可能需要员工参加外部的培训课程或认证考试,这些都涉及到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的投入。而且,如果企业人员流动较大,还需要不断地对新员工进行培训,增加了长期的成本负担。
  3. 时间成本
    • 适应国际标准是一个过程,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时间来梳理自身的业务流程、建立符合标准要求的管理体系。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可能需要暂停或调整一些正常的业务活动,专注于标准的实施。例如,进行碳排放源的详细排查和分类可能需要多个部门协同工作,耗费较长时间,这可能会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业务进度。


(三)管理和执行难度


  1. 部门协调问题
    • 碳排放核算涉及企业的多个部门,如生产部门、能源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等。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工作重点和流程,要让这些部门按照国际标准的要求协同工作并不容易。例如,生产部门可能更关注生产任务的完成,而对碳排放数据的收集和准确性不够重视;能源管理部门可能对能源消耗数据比较熟悉,但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协作可能存在障碍。企业需要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确保各部门之间能够顺畅地交流和合作,共同完成碳排放核算和管理工作,这对企业的管理能力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2. 持续改进和监督
    • 国际标准通常要求企业不断改进碳排放管理体系,以降低碳排放。这需要企业建立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定期对碳排放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可能会面临各种困难,如缺乏专业的数据分析人员、难以确定有效的减排措施等。而且,持续的监督和改进需要企业长期投入资源和精力,对于一些管理基础薄弱的企业来说,可能难以坚持下去。


二、机遇


(一)提升企业形象和品牌价值


  1. 增强社会认可度
    • 在全球对气候变化日益关注的背景下,遵循国际碳排放核算标准并积极减排的企业更容易获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消费者、投资者和社会公众越来越倾向于支持环保型企业。例如,消费者可能更愿意购买那些在碳排放管理方面表现出色的企业的产品,认为这些产品更加环保和可持续。企业通过采用国际标准,展示自己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积极态度和实际行动,能够提升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增强品牌的美誉度。
  2. 吸引投资者
    • 投资者越来越关注企业的环境、社会和治理(ESG)表现。采用国际碳排放核算标准并能够有效管理碳排放的企业,在资本市场上更具吸引力。投资者认为这样的企业具有更好的长期发展潜力和较低的风险。例如,一些绿色投资基金可能会优先选择投资那些符合国际标准、碳排放低的企业。企业可以通过展示自己的碳排放管理成果,吸引更多的投资,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二)拓展国际市场


  1. 满足国际客户要求
    • 许多国际大型企业在采购产品或服务时,会要求供应商符合一定的碳排放标准。如果企业能够采用国际标准进行碳排放核算和管理,就更容易满足这些国际客户的要求,从而获得更多的国际业务合作机会。例如,一家服装制造企业如果想要向国际知名品牌供货,就需要证明自己在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符合相关国际标准,否则可能会被排除在供应商名单之外。
  2. 应对贸易壁垒
    •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政策的推进,一些国家可能会以碳排放为由设置贸易壁垒。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并积极减排,可以降低因碳排放问题而面临的贸易风险。例如,某些国家可能对高碳排放的产品征收碳关税,如果企业能够提前做好碳排放管理,降低产品的碳足迹,就可以避免或减少这种关税的影响,保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三)促进企业内部管理优化


  1. 发现节能降本机会
    • 通过按照国际标准进行碳排放核算,企业可以深入了解自身的能源消耗情况和碳排放源。这有助于企业发现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浪费环节和潜在的减排机会,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节能改造和优化管理。例如,企业可能发现某个生产工艺的能源利用率较低,通过改进工艺或设备更新,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同时也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 推动技术创新
    • 为了满足国际标准的要求和实现减排目标,企业需要不断探索和应用新的技术和方法。这将促使企业加大在环保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的投入,推动企业技术升级。例如,企业可能会研发或引进更高效的节能减排技术、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等。这些技术创新不仅有助于企业降低碳排放,还能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来源:碳云管理中心

如何参与碳市场?如何开展碳监测、量化、核算、报告、核查,交易、融资等?更多碳管理最新最热资讯,请扫描下列二维码,关注“碳云管理中心”公众号。

碳排放管理师.png

网站.png

推荐阅读(点击以下链接跳转阅读)


>>>碳排放管理师(2024年)培训课程及考试安排(点击了解详情)

>>>七大绿色职业:年薪15万+,你了解吗?

>>>普通人怎么利用碳中和赚钱?

>>>欧盟CBAM政策实施在即,出口企业需提前准备碳足迹报告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启动产品碳足迹试点,覆盖哪些行业呢?

>>>钢铁、水泥、电解铝纳已经入碳市场,企业该如何应对?

>>>如何管理供应链中的碳足迹?

>>>产品碳足迹的量化和评估有哪些注意事项?

>>>碳足迹报告编写步骤有哪些?

>>>ISO1406、PAS2050等标准与指南解析

>>>怎样建立有效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管理体系与策略?

>>>如何准确核算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碳排放数据?

>>>欧盟产品环境足迹指南及法规有哪些具体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