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议题设置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5-01-20 17:40:36浏览次数:
根据沪深北证券交易所发布的《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议题设置分为环境类、社会类和可持续发展相关治理类,以下是具体内容:
- 应对气候变化:披露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减排目标与措施,如开展碳减排项目、使用可再生能源等,以及气候变化对公司业务的影响和应对策略。
- 污染物排放:包括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的排放种类、数量、浓度,以及公司采取的污染治理措施和效果。
- 废弃物处理:说明废弃物的产生量、处理方式(如回收、填埋、焚烧等)和处置设施的运行情况,以及减少废弃物产生和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措施。
- 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公司在运营过程中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及采取的保护措施,如参与生态修复项目、保护栖息地等。
- 环境合规管理:公司遵守环境法律法规的情况,包括环境许可证的获取与执行、环境监测与报告、环境事故的处理与应对等。
- 能源利用:能源消耗总量、结构(如煤炭、石油、天然气、可再生能源等的占比),以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约能源的措施和成效。
- 水资源利用:水资源的消耗量、来源,以及节水措施和水资源循环利用情况,特别是在水资源短缺地区的应对策略。
- 循环经济:公司在资源循环利用方面的实践,如生产过程中的物料循环、产品的回收再利用等,以及相关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 乡村振兴:公司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举措和项目,如产业帮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就业与培训等方面的贡献。
- 社会贡献:包括对教育、医疗、文化、公益事业等方面的捐赠和支持,以及对当地经济发展、就业创造的贡献。
- 创新驱动:公司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的投入和成果,如研发费用占比、专利数量、创新产品的市场表现等。
- 科技伦理:在科技创新和应用过程中遵循的科技伦理原则和规范,以及应对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带来的伦理挑战的措施。
- 供应链安全:对供应链的风险管理,确保原材料供应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在供应链中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如对供应商的环境和社会责任要求。
- 平等对待中小企业:在采购、合作等方面与中小企业的合作模式和支持措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具体行动。
- 产品和服务安全与质量:公司对产品和服务质量的管理体系,以及保障产品和服务安全的措施和机制,包括质量检测、售后服务等。
- 数据安全与客户隐私保护:建立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采取的数据加密、访问控制、数据备份等措施,以及在客户隐私保护方面的政策和实践。
- 员工:员工的数量、结构(如年龄、性别、学历等),员工的薪酬福利、职业发展、培训与教育、劳动保护等方面的情况,以及员工满意度和员工流失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