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碳排放管理师官方网站!

全国咨询热线

01059490973

企业可持续发展影响、风险和机遇的监测与管理策略

发布时间:2025-01-20 18:25:50浏览次数:


在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企业面临着众多复杂的影响、风险和机遇。有效监测与管理这些因素,不仅有助于企业规避潜在危机,还能助力其把握发展契机,实现可持续增长。

制定管理制度


  1. 明确目标与范围:企业首先要确立制度的一般目标,如降低环境影响、提升社会责任感等。同时,精准识别涉及的重大影响、风险或机遇,例如气候变化对供应链的影响、新兴环保政策带来的机遇等。明确制度适用范围,涵盖从自身业务活动到上下游价值链,涉及的地理区域以及受影响的各类利益相关方,如股东、客户、供应商、社区等。
  2. 确定管理级别与利益相关方考量:确定公司内部负责实施制度的最高管理级别,通常由高层领导牵头,确保制度的有效推行。在制定制度时,充分考虑关键利益相关方的需求与期望。例如,倾听股东对长期投资回报与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诉求,关注客户对产品环保属性的要求。
  3. 信息沟通与协作:选择合适的方式将制度告知潜在受影响的利益相关方,如通过公司官网发布、定期邮件沟通、召开利益相关方会议等。明确需要帮助实施制度的利益相关方,促进各方协作,共同推动制度落地。

建立影响、风险和机遇的监测流程


  1. 融入内部管理与工具运用:构建全面的监测流程,将其深度融入公司内部管理流程,确保各个业务环节都能及时反馈相关信息。运用先进的风险监测工具,如借助信息化手段优化管理流程,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挖掘,实现对影响、风险和机遇情况的实时监控与精准风险分析。通过建立信息管理系统,记录和保存相关信息,为后续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2. 确定监测频率与结果披露:明确监测的频率,根据企业所处行业特点、风险波动程度等因素,设定每日、每周、每月或每季度的监测周期。在《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如实披露报告期内的监测结果,包括风险的发生概率、影响程度,以及机遇的潜在价值等。

采取管理措施


  1. 制定措施清单与目标规划:制定已采取和未来拟采取的措施清单,详细说明每项措施的预期结果、实现目标的方式以及计划完成时间。例如,为降低碳排放,计划在未来三年内逐步更换节能设备,预期可实现每年碳排放量降低 10% 的目标。
  2. 明确关键措施范围与补救行动:界定关键措施的范围,涵盖业务活动、地理区域和受影响的利益相关方。对于已造成的实际重大影响,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如对受污染社区进行环境修复、对受影响客户提供补偿等。
  3. 定性与定量分析措施进展:对措施计划进展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定性评估措施的实施效果,如员工对可持续发展措施的参与度和满意度提升情况;定量分析监测目标完成情况、投入的人力和财力资源等,以便及时调整措施,确保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

来源:碳云管理中心


212.jpg


esg商业分析师.png


esg.jpg


推荐阅读(点击以下链接跳转阅读)


>>>国际注册ESG分析师专业评估认证培训课程及考试安排(点击了解详情)

>>>ESG商业分析师培训课程及考试安排(点击了解详情)

>>>ESG领域热潮:岗位月入15万!如何入行?

>>>ESG领域人才需求激增,券商高薪招聘分析师等岗位,入行需要满足什么要求?

>>>ESG有哪些就业方向? 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财务人员为什么热衷报考 ESG 证书?

>>>企业对ESG管理人才的需求现状?

>>>国资委将进一步规范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需要注意哪些要点?

>>>新规即将实施:5月1日起,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注意事项?

>>>推动提高沪市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质量 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

>>>为什么ESG对于企业来说这么重要?

>>>外贸企业如何进行ESG出口合规与碳管理?

>>>ESG分析报告怎么写?

>>>ESG评级:企业如何挑选适配项目并提升评级表现?

>>>EcoVadis评级全解析:一文掌握

>>>顺应绿色发展潮流,企业为何需重视 CDP 碳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