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些成功应用 “碳票 + ESG” 模式的企业案例:
- 举措:搭建自身绿色金融及碳金融研究及产品服务能力,积极开展碳配额交易、CCER 交易、碳回购交易及借碳交易等碳交易金融业务。携手福建南平挖掘地方资源禀赋,探索打造 “生态价值碳汇 +” 模式,协助当地挖掘具有碳汇开发潜力的林业项目。
- 成效:荣获 “ESG 时代先锋案例”。通过在广东、湖北、上海等地方碳市场开展碳排放权交易,提升了碳市场活跃度和有效性,促进了价格发现。与申能碳科、太保产险开展碳回购业务,创新采用 “回购 + 保险” 模式,为绿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有益实践,还助力南平打通了生态价值向经济效益转化的通道,增加了当地就业岗位,提升了自身的 ESG 价值。
- 举措:于 2023 年启动碳链管理项目,搭建 “协鑫碳链” 系统,记录产品全生命周期 “碳足迹”,追溯并管理全链路 “碳排放量”,引入碳交易机制。聘请第三方机构对温室气体排放开展盘查工作,参照 SBTi 方法学设立减排目标和路径。
- 成效:在 2024 网易财经・企业优秀 ESG 实践案例评选中获得 “年度双碳先锋” 奖项。通过协鑫碳链管理平台监管,综合碳值动态降低 20-35%,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碳排放和温室气体强度,推动了行业的低碳转型,在 ESG 的环境维度表现出色,同时也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形象。
- 举措:将 ESG 理念深度融入企业发展战略,创造性地提出太阳能发电站建设方案,利用商场屋面资源建设太阳能发电站,还引入智慧节能工具 MEMS 系统,实现全国所有商场的节能管理扁平化。
- 成效:荣获 “ESG 竞争力典范・双碳先锋” 称号,入选《2024 金蜜蜂责任竞争力案例》。截至 2023 年底,已建成 35 家太阳能商场,占比达到 35%,每年可提供 2067 万度清洁能源,有效减少了碳排放,2022-2023 年间新建的 12 座太阳能发电站节约了 127 万元的运营成本,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推动了绿色低碳消费理念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