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浪潮下,企业编制 ESG 报告时,参考国际标准和框架能提升报告的质量、可比性与可信度。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国际标准和框架。
1、全球报告倡议(GRI):GRI 提供全面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是应用较为广泛的标准之一。它涵盖经济、环境和社会等多方面的披露要求,包括企业对气候变化的应对措施、员工权益保障、社区关系维护以及对当地经济的贡献等。GRI 的优势在于其全面性,几乎涉及企业运营的各个可持续发展维度,适用于各类行业和规模的企业。一家大型制造业企业可依据 GRI 标准,详细披露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员工健康与安全、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信息,让利益相关者全面了解企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实践与成效。
2、可持续会计标准委员会(SASB):SASB 制定的是行业特定标准,聚焦财务相关的可持续性信息披露。它针对不同行业的特点,确定了各自的关键 ESG 指标,帮助企业向投资者提供更具针对性的 ESG 信息。对于金融行业,SASB 关注的指标可能包括投资组合的碳风险、金融产品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支持等;对于采矿业,更侧重于资源开采对环境的影响、社区关系以及安全生产等方面。通过使用 SASB 标准,企业能精准地向投资者传达与财务业绩紧密相关的 ESG 信息,便于投资者评估企业的长期价值和风险。
3、国际综合报告委员会(IIRC):IIRC 的综合报告框架强调将财务与非财务信息整合,旨在展现企业战略、治理、绩效和前景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该框架鼓励企业从整体视角出发,阐述如何通过可持续发展战略创造长期价值。企业在报告中不仅要披露财务数据,还要说明环境、社会和治理因素如何影响企业的战略制定、运营决策以及未来发展规划。一家科技企业在使用 IIRC 框架时,可讲述如何通过研发绿色技术、保障员工创新环境以及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增长和长期价值创造。
4、气候相关财务披露工作组(TCFD):TCFD 的建议专注于企业如何披露与气候相关的风险和机遇。随着气候变化对企业运营和财务状况的影响日益显著,TCFD 框架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它要求企业从治理、战略、风险管理和指标与目标四个方面,披露气候相关信息。企业需说明董事会和管理层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职责,评估气候变化对企业战略的影响,识别和管理气候相关风险,并设定和披露相关的量化指标与目标。一家能源企业可依据 TCFD 建议,详细披露在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企业面临的碳排放政策风险、新能源投资机遇以及为应对气候变化制定的减排目标和措施。
这些国际标准和框架虽各有侧重,但都为企业编制 ESG 报告提供了重要参考。企业可根据自身行业特点、业务模式以及主要利益相关者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标准和框架,或者综合运用多个标准,以编制出高质量的 ESG 报告,推动自身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
来源:碳云管理中心
推荐阅读(点击以下链接跳转阅读)
>>>国际注册ESG分析师专业评估认证培训课程及考试安排(点击了解详情)
>>>ESG领域人才需求激增,券商高薪招聘分析师等岗位,入行需要满足什么要求?
>>>国资委将进一步规范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需要注意哪些要点?
>>>新规即将实施:5月1日起,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注意事项?
>>>推动提高沪市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质量 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
>>>顺应绿色发展潮流,企业为何需重视 CDP 碳信息披露?
Copyright © 2012-2018 碳排放管理师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409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