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碳排放管理师官方网站!

全国咨询热线

01059490973

以碳市场为基,全国碳定价体系重点任务全解析

发布时间:2025-02-19 11:58:32浏览次数:

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建立全国碳定价体系成为我国实现碳减排目标、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举措。这一体系的构建涉及多方面的重点任务,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希良对此进行了深入阐述。


建立以碳排放确权为基础的强制性碳市场是首要任务。碳排放确权是明确碳排放主体责任与权益的关键环节,在此基础上构建的强制性碳市场,能够通过政策法规的约束,要求重点排放企业参与碳交易。这种强制性措施确保了碳排放量大的企业被纳入管控范围,促使企业积极采取节能减排措施,降低碳排放,从而在整体上推动碳排放的有效控制。例如,通过设定碳排放配额,企业若排放量超出配额,就需在市场上购买额外的排放指标,反之则可出售多余配额,这一机制为企业提供了经济激励,鼓励其进行低碳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建立以企业和个人的自发减排意愿为基础的自愿碳市场同样不可或缺。自愿碳市场为那些具有强烈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及个人提供了参与碳减排行动的平台。企业可以通过自愿购买碳减排量,来抵消自身的部分碳排放,展示其在环保方面的积极作为;个人也能通过购买碳减排产品,为碳减排事业贡献力量。自愿碳市场不仅丰富了碳减排的参与主体,还能促进社会层面的环保意识提升,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碳减排的良好氛围。


构建有效的能源和原材料产品及服务市场,对于确保碳价在整个经济体广泛传导至关重要。碳价的有效传导是碳定价体系发挥作用的核心机制之一。当能源和原材料产品及服务市场有效运行时,碳价能够通过生产、流通等环节,传递到各个经济领域。例如,能源价格会因碳价的影响而发生变化,高碳能源成本上升,促使企业和消费者转向低碳能源,进而推动整个能源结构的优化。同时,原材料产品价格的变动也会影响下游产业的生产成本,促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更加注重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在我国的碳定价体系中,强制碳市场和自愿碳市场相互配合。强制碳市场凭借其政策强制性,在碳定价中起主导作用,能够对重点排放源进行严格管控,保障碳减排目标的实现;自愿碳市场则以其灵活性和社会参与性,起到辅助作用,补充和完善了碳定价体系。两者产生的碳价机制共同传导到全社会的生产和生活,从企业的生产决策到居民的日常生活消费,都将受到碳价的影响,从而引导全社会形成低碳生产和生活方式。

建立全国碳定价体系的重点任务是一个有机整体,涵盖了从碳排放确权、市场构建到碳价传导等多个关键环节。通过推进这些任务,我国将逐步完善碳定价体系,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奠定坚实基础,推动经济社会向绿色低碳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