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碳排放管理师官方网站!

全国咨询热线

01059490973

CBAM 机制下确认 CO₂排放量,哪些原件文件不可或缺?

发布时间:2025-03-05 14:53:40浏览次数:784
在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实施进程中,确认二氧化碳(CO₂)排放量的文件要求是其中关键的一环,它既关系到企业履行报告义务的合规性,也影响着欧盟监管部门对进口产品碳排放情况的有效监管。

一、过渡期文件提交要求

在 CBAM 的过渡期内,报告人无需提供确认 CO₂排放量的原件文件。这一阶段的重点在于引导企业熟悉并适应 CBAM 报告体系,降低企业短期内的合规成本。报告人只需通过 CBAM 登记系统提交 CBAM 季度报告所需的信息即可。这些信息涵盖了产品进口国、产品数量、进口产品的实际碳排放数据以及进口产品在原产国已支付的碳成本等核心内容。对于进口钢铁产品,报告人要在系统中填报该批次钢铁的生产国、进口吨数,以及依据生产工艺和能源消耗数据核算得出的 CO₂排放量等信息。通过线上登记系统提交信息,简化了报告流程,提高了信息传递效率,为企业提供了相对便捷的报告途径。

二、文件保存规定

尽管过渡期无需即时提交原件文件,但依据实施细则附件三 A.2 节概述的透明度原则,企业在确定所生产货物的隐含排放量的所有相关数据(包括必要的支持文件)时,有着严格的保存要求。企业需在报告期后至少保存完整和透明的记录 4 年。这些记录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原始单据、设备运行日志、碳排放核算的计算过程文件等。以一家化工产品进口企业为例,在核算产品 CO₂排放量时,涉及到原材料采购环节的能源使用情况,企业需保存采购合同中关于原材料生产工艺及能源消耗说明的部分,以及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各类能源发票,详细记录电力、天然气等能源的消耗数量与时间。保存这些文件的目的在于确保数据的可追溯性与准确性,为后续可能的审查提供坚实依据。

三、文件披露与审查

在 CBAM 季度报告审查过程中,这些保存的记录可能会发挥重要作用。欧盟成员国在审查报告时,有权要求报告申报人提供此类记录。若某欧盟成员国对一批进口铝产品的 CO₂排放量数据存疑,可能会要求进口商提供铝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记录、生产工艺流程图以及相关的碳排放核算文件。通过审查这些文件,监管部门能够核实报告数据的真实性与合规性,判断企业是否按照 CBAM 法规要求准确核算 CO₂排放量。若企业无法提供完整、准确的记录,可能导致报告审核不通过,面临罚款等处罚措施。这种审查机制促使企业重视文件保存工作,保障 CBAM 机制的有效运行。从更宏观角度看,文件保存与披露规定对于维护 CBAM 机制的公平性与公信力意义重大。在全球贸易环境下,不同国家和企业的碳排放核算标准与方法存在差异,通过要求企业保存并在必要时披露相关文件,欧盟监管部门能够对进口产品的碳排放情况进行统一、严格的审查,避免部分企业利用数据漏洞逃避碳关税,确保所有进口产品在碳排放成本上处于公平竞争环境。这不仅有助于推动欧盟内部碳减排目标的实现,也对全球贸易与碳减排协同发展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在 CBAM 机制下,确认 CO₂排放量的文件规定虽在过渡期有一定灵活性,但长期来看,严格的文件保存与审查要求是保障机制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企业需充分重视并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以确保自身在欧盟贸易中的合规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