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以及《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的任务安排,加速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的编制进程,进一步健全国家生态环境标准体系,相关部门正大力推进相关工作。目前,生态环境部组织编制了《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 平板玻璃》《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 通用硅酸盐水泥》《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 光伏组件》《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 轻型电动汽车》《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 动力电池》这 5 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的征求意见稿。
在编制过程中,行业主管部门与代表性企业积极参与,提供了诸多宝贵意见。如今,这 5 项征求意见稿已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各界人士,包括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均可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按照规定,反馈意见的截止日期为 2025 年 4 月 30 日。这也意味着,在截止日期之后,经过进一步修订完善的正式稿将陆续发布,届时,平板玻璃、通用硅酸盐水泥、光伏组件、轻型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这五大行业,将正式迎来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的国家标准。
碳足迹作为衡量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总和的关键指标,涵盖了从原材料生产、运输,到产品分销、使用,乃至废弃处理的各个环节,其对于衡量生产企业和产品的绿色低碳水平意义重大。随着这 5 项国标的出台,五大行业在碳足迹量化方面将有更为明确、统一的标准可依。企业能够依据标准更精准地识别自身碳排放的重点环节,进而针对性地实施降碳举措,加强在供应链与价值链中的碳排放管理。
从宏观层面来看,这不仅有助于推动各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助力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在国际贸易中,统一且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碳足迹标准,也将提升我国相关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减少因碳标准差异带来的贸易摩擦。此次 5 项国标的发布进程,彰显了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方面的坚定决心与积极行动,后续也期待各行业能够依据标准,切实落实各项降碳任务,共同迈向绿色未来。
Copyright © 2012-2018 碳排放管理师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409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