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可再生能源供热等非电利用项目暂未纳入绿证核发范围。依据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在 2023 年 8 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里,明确现阶段绿证核发全覆盖仅针对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这主要是考虑到当前可再生能源非电利用项目在准确计量方面尚不具备完善条件。
与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相比,非电利用项目的计量难度较大。以可再生能源供热项目为例,其能源输出形式为热能,在热量计量环节,由于供热管网的复杂性、热量传输过程中的损耗以及不同用户端的热量使用差异等因素,难以像电力计量那样实现精准、统一的测量。在生物质能供热项目中,从生物质原料的投入到最终热量的产出与输送,涉及多个复杂环节,热量在传输过程中会因为管道保温效果、输送距离等因素产生损耗,导致难以精确统计实际供热量。相比之下,电力计量可以通过电表等设备较为准确地获取发电项目的发电量数据。
从市场交易与监管角度来看,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所发电力进入电网后,交易过程相对规范、透明,监管部门可借助电网企业和电力交易机构的系统,实时掌握电量交易信息,为绿证核发提供可靠数据支撑。而可再生能源非电利用项目的交易场景更为分散,监管难度较大。例如太阳能热利用项目,部分应用于小型商业场所或居民用户的热水供应,交易往往在个体与供热服务提供商之间进行,缺乏集中、规范的交易平台,使得监管部门难以全面收集交易数据,进而无法依据现有规则准确核发绿证。
尽管现阶段可再生能源供热等非电利用项目未核发绿证,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发展,后续有可能将其纳入绿证体系。一旦相关条件成熟,将有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在非电领域的应用与发展,进一步促进能源结构的绿色转型。目前,国内一些行业组织和研究机构已在积极探索可再生能源非电利用的计量标准与市场机制。如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等搭建的 “零碳能源证书自愿核证平台”,已开始对生物质供热等可再生能源非电利用项目的碳减排量进行核算和认证,颁发零碳能源证书,为未来可能的绿证核发积累经验、奠定基础 。
来源:碳云管理中心
推荐阅读(点击以下链接跳转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国家能源局大力支持民营企业进军能源领域建设,,目前有哪些项目可以参与?
>>>国家质检总局:重点用能单位必须配备专业人员从事能源计量管理工作
Copyright © 2012-2018 碳排放管理师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409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