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16 日,湖北省产品碳足迹公共服务平台在武汉正式上线。作为全省产品碳足迹领域的数据聚合核心、全流程管理载体与综合服务中枢,该平台实现了产品碳足迹核算、认证、标识及信息披露的一体化运作,为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所谓产品碳足迹,是指一件产品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仓储运输、市场分销,到消费者使用乃至最终废弃处理的全生命周期中,各个环节所产生的碳排放总量。这一指标已成为衡量企业生产过程及产品本身绿色低碳程度的关键依据,也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满足国内外绿色消费需求的重要参考。
从政策背景来看,2024 年 5 月,生态环境部联合多个部门共同印发《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鼓励地方开展试点探索与政策创新,支持重点行业企业率先实践,并指导建立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分级管理及信息披露等相关制度。在此基础上,湖北省于 2024 年 11 月出台了本省的平台建设实施方案,围绕标准体系构建、服务支撑强化、应用场景拓展等六大领域,部署了 14 项重点任务,为此次公共服务平台的落地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从平台功能来看,其核算模块已预先植入化工、电池、光纤等 15 类重点产品的核算模型。企业只需按要求填报相关数据,平台便能自动生成产品碳足迹报告,大幅简化了企业的核算流程。同时,通过平台的认证与标识功能,企业可进一步提升产品的绿色竞争力,更好地对接市场需求。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减污降碳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李艳萍在相关活动中,对《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进展报告 (2025)》进行了深入解读。她指出,当前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需重点聚焦四个方向:一是不断健全碳足迹管理体系,完善相关制度与标准;二是构建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多方参与的碳足迹工作格局,形成工作合力;三是推动产品碳足迹规则的国际互认,助力企业融入全球绿色供应链;四是持续加强产品碳足迹领域的能力建设,提升全行业的碳管理水平。
湖北省产品碳足迹公共服务平台的上线,是地方响应国家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的具体实践,将有效推动省内企业提升碳管理能力,加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为全省实现 “双碳” 目标注入新动能。
来源:碳云管理中心
Copyright © 2012-2018 碳排放管理师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409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