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碳排放管理师官方网站!

全国咨询热线

01059490973

哪些园区具备零碳园区申报资格?省级开发区能否申报?

发布时间:2025-07-22 19:55:51浏览次数:
在全球积极推进碳中和目标的大背景下,零碳园区建设成为各地产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方向。申报零碳园区对园区发展意义重大,而明确申报资格是迈出的关键第一步。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及配套细则,对申报零碳园区的主体资格给出了清晰指引。建设主体通常为省级及以上开发区,这意味着省级开发区具备申报零碳园区的资格。不仅如此,视具体情况,近年来新建的省级新兴产业园区或高新技术园区也在考虑范围内。这种资格设定,充分考量了不同园区的发展基础与潜力,为各类园区参与绿色转型提供了机会。
以陕西省为例,在其低碳近零碳试点示范建设工作中,省内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园区管委会均在优先支持的申报对象之列。这进一步说明省级开发区在零碳园区申报方面有着明确的政策依据和广阔的参与空间。而在贵州省,申报零碳工业园区的主体指的就是省级、国家级开发区(包括高新区、经开区、综保区等),这更是直接点明了省级开发区在零碳园区申报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除了园区级别与性质,申报零碳园区还有其他方面的要求。从能耗与碳排放管理基础来看,园区需在能耗和碳排放统计、核算、计量、监测等方面具备一定基础。比如,要依据国家或地方认可的碳排放核算标准与方法,对园区近三年的碳排放总量进行精准核算,明确核算范围,包括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工业生产过程排放、净购入电力和热力产生的排放等,并识别重点碳排放源,这是衡量园区是否具备申报资格的重要技术指标。
安全与环境记录也是关键因素。园区应在 3 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环境事故或其他社会不良影响事件。像贵州省就明确规定,近三年,申报的工业园区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和质量事故、Ⅱ 级(重大)及以上突发环境污染事件,且未在国务院及有关部委相关督查工作中被发现存在严重问题。同时,园区环境质量需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环境功能区环境质量标准,园区内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各类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均不超过国家或地方的总量控制要求。
对于省级开发区而言,若想成功申报零碳园区,还需结合自身产业特色,优化产业结构。例如,对于传统制造业占比较大的省级开发区,要加大对高耗能、高排放企业的改造升级力度,推动产业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对于新兴产业集聚的省级开发区,则可进一步强化绿色产业优势,引入更多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的企业,提升园区整体绿色发展水平。
在能源利用方面,省级开发区应积极提高清洁能源消费占比。可以通过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风力发电设施等,增加可再生能源供应;也可以与外部新能源发电企业合作,引入绿电直供,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满足零碳园区建设在能源结构优化方面的要求。
省级开发区具备零碳园区申报资格,但要成功申报,需在能耗与碳排放管理、安全与环境、产业结构优化、能源利用等多方面满足严格要求。通过积极申报零碳园区,省级开发区有望实现产业升级、提升区域竞争力,为区域绿色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碳云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