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国际航运和航空业的碳排放问题备受瞩目。国际航空碳抵消和减排计划(CORSIA)虽主要针对国际航空业,但对国际航运业也有一定借鉴意义,其对运输企业碳排放评价提出了一系列特殊要求。
CORSIA 机制覆盖年碳排放量超过 1 万吨的航空公司国际航班,不包含直升机运营以及一些特殊小型航空活动,如医疗紧急服务、搜救等。对于国际航运业,虽无完全对应的 CORSIA 机制,但类似地,一些行业倡议和标准也在界定排放核算边界。例如,Sea Cargo Charter 报告对象涵盖从事散装货物运输的租船人,涉及干散货船、化学品船等多种船舶类型的国际贸易航次。运输企业需精准识别自身业务中被机制覆盖的运营活动,明确哪些航线、航班或航次的排放需纳入评价范畴。
CORSIA 要求飞机运营商每年对其排放量进行监测、报告,并由核查机构审定。运营商需向国家管理机构提交经核查的排放报告,国家机构检查、合并数据后再提交至国际民航组织登记处。这意味着航空运输企业要建立完善的碳排放数据监测体系,涵盖燃油消耗、飞行里程等关键数据的采集,且保证数据准确性与可追溯性。国际航运业中,相关倡议也在推动类似严格的 MRV 要求。例如,一些港口要求船舶提供详细的排放报告,以加强对到港船舶排放的监管。运输企业需投入资源建立可靠的数据管理流程,确保排放数据能满足 CORSIA 机制或类似航运监管的严格审核。
CORSIA 机制以 2019 年排放量的 85% 为基线,航空公司需购买信用额度抵销超过基线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其减排责任计算较为复杂,涉及行业增长系数与个体增长系数。在 2021 - 2032 年,行业权重 100%,个体权重 0,所有航空公司减排比例依据行业增长系数确定;2033 - 2035 年,行业权重 85%,个体权重 15%。航运业虽无完全相同计算方式,但也在探索依据船舶类型、航速、载重等因素确定排放基准线,如通过计算单位运输周转量的碳排放强度来衡量船舶运营效率与减排责任。运输企业要深入理解并准确运用这些基线设定与减排责任计算方法,规划自身减排路径,评估不同运营场景下的减排成本与压力。
CORSIA 合格排放单位可在全球自愿碳抵销市场交易,试点和第一阶段合格碳信用供应限于特定登记册项目,如 ACR、ART 等,且需满足特定要求。第二阶段国际民航组织将评估符合条件项目,新指引侧重减轻 “永久性风险”。此外,飞机运营商可使用符合 CORSIA 标准的燃料(如可持续航空燃料)申请减排。航运业也在探索类似抵销机制,如通过参与碳信用项目来抵销部分排放。运输企业需要关注碳市场动态,评估购买合格排放单位或使用低碳燃料抵销排放的可行性与成本效益,在合规前提下优化减排策略。
对于符合 CORSIA 条件的燃料,如可持续航空燃料,有严格可持续性标准。要求其在生命周期内相比传统喷气燃料实现至少 10% 的净温室气体减排,且不得使用高碳储量土地的生物质。航运业在向低碳转型中,对替代燃料(如生物柴油、氢燃料等)同样需考虑可持续性,包括原料来源、生产过程对环境与社会的影响。运输企业在选择低碳技术和燃料时,要确保满足 CORSIA 或类似航运可持续性标准,避免因不符合要求而无法获得减排认定。
来源:碳云管理中心
Copyright © 2012-2018 碳排放管理师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409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