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碳排放管理师官方网站!

全国咨询热线

01059490973

电力行业为何被纳入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

发布时间:2025-09-17 16:45:38浏览次数: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作为全球气候与贸易政策领域的重大举措,自提出以来便备受瞩目。其将电力行业纳入首批覆盖范围,背后有着多维度的深层原因。
高碳排放属性,碳泄漏风险显著
电力行业是典型的高碳排放领域。以传统火力发电为例,燃烧煤炭、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发电的过程中,会向大气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据欧盟环境总局数据,电力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占欧盟总排放量的比例相当可观,是碳排放的重要源头之一。在全球气候治理背景下,降低电力行业碳排放对实现减排目标意义重大。
同时,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对电力行业碳排放管控力度差异较大,若欧盟仅在内部强化电力行业减排要求,会导致欧盟电力企业生产成本大幅增加,而其他国家电力企业在欧盟市场销售电力时,因碳排放成本低而更具价格优势。这将驱使欧盟电力企业将生产环节转移至碳排放监管宽松地区,产生碳泄漏问题,使得欧盟为减排付出的努力付诸东流,也违背了全球减排的初衷。将电力行业纳入 CBAM,能够有效规避此类风险。
能源转型需求,保障欧盟绿色能源战略推进
欧盟致力于能源转型,目标是在 2030 年将温室气体净排放量与 1990 年水平相比至少减少 55%,并在 2050 年实现气候中和。电力作为能源体系的核心环节,其绿色低碳转型至关重要。欧盟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如风电、光伏等,但在转型过程中,本土绿色电力产业面临诸多挑战。
一方面,初期建设成本高、技术研发投入大,使得欧盟绿色电力在价格上难以与传统高碳电力竞争。另一方面,周边国家和地区若向欧盟出口大量低价的高碳电力,会严重冲击欧盟本土绿色电力市场,阻碍其能源转型进程。CBAM 通过对进口电力依据碳排放水平征收费用,增加了高碳电力进口成本,相对提升了欧盟本土绿色电力的竞争力,推动欧盟绿色能源战略稳步实施,加速能源结构向低碳、零碳转型。
产业链关键地位,影响广泛且深远
电力行业处于产业链上游,是工业生产、居民生活等各领域的基础能源支撑。其碳排放水平不仅影响自身行业发展,还通过产业链传导,对下游众多行业产生连锁反应。例如,钢铁、水泥、化工等行业高度依赖电力供应,这些行业生产过程中的间接碳排放很大程度上源于电力消耗。
将电力行业纳入 CBAM,从源头上控制电力的碳排放,能促使下游行业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高碳电力的依赖,进而带动整个产业链向绿色低碳方向升级。这有助于构建更清洁、可持续的产业生态体系,符合欧盟打造绿色产业竞争力、引领全球绿色发展潮流的长远战略目标。
核算相对成熟,政策实施具备可行性
从技术层面看,电力行业碳排放核算体系相对其他一些复杂行业更为成熟。电力生产过程相对集中,无论是火力发电、水力发电还是新能源发电,其生产环节、能源投入产出关系较为明确,便于对发电过程中的碳排放进行量化监测与核算。
在长期的能源管理与环境监管实践中,欧盟已积累了丰富的电力行业碳排放数据,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核算标准与方法。这使得在 CBAM 框架下,能够准确、高效地计算进口电力的隐含碳排放量,为实施碳边境调节提供了坚实的数据与技术支撑,保障了政策实施的可行性与公平性。
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碳排放管理领域的专业人才需求日益增长。碳排放管理师作为助力企业低碳转型、应对政策合规的关键角色,需系统掌握碳交易、碳排放核算监测核查等专业知识,熟悉如 CBAM 等国际碳政策法规。若您有志于投身该领域,提升从业技能,可拨打咨询电话 010 - 59490973,联系林老师(微信同号:13691340873),获取定制化指导,开启低碳职业发展新征程,为全球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碳云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