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碳排放管理师官方网站!

全国咨询热线

01059490973

水泥行业如何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

发布时间:2025-09-17 16:41:56浏览次数: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即常说的 “碳关税”,自 2023 年 10 月进入过渡期,2026 年 1 月 1 日起将正式实施。这一机制对全球水泥行业的贸易格局与生产模式影响深远,尤其是对向欧盟出口水泥产品的企业而言,挑战巨大。

一、技术升级,降低碳排放强度

水泥生产属于典型的高能耗、高排放过程,其碳排放主要源于石灰石煅烧以及燃料燃烧。企业应积极探索技术创新,降低单位产品的碳排放量。一方面,可引入生物质燃料替代部分传统化石燃料,例如利用废弃木材、农作物秸秆等经过处理后作为燃料,减少煤炭等高碳燃料的使用比例,从而降低燃烧过程中的碳排放。另一方面,加大对余热余压回收技术的投入,通过余热发电设备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热转化为电能,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因外部购电产生的间接碳排放。此外,利用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实时监测和调控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精准控制各环节的能源投入,从源头削减碳足迹。

二、优化供应链,提升绿色协同水平

CBAM 要求申报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数据,这促使水泥企业对供应链进行绿色化改造。在原材料采购环节,优先选择采用清洁能源生产原料的供应商,并要求其提供产品碳足迹报告,建立供应商碳绩效档案,对长期合作且碳排放表现优秀的供应商给予一定激励,如优先合作、价格优惠等。在物流运输方面,尽可能选用铁路、海运等低碳运输方式,相较于公路运输,这些运输方式单位货物周转量的碳排放更低。例如,对于进口石灰石等原材料,可选择海运方式,减少运输过程中的间接排放。同时,借助数字化工具,如区块链技术,记录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产品运输等全流程的碳数据,确保数据的可追溯性与不可篡改,满足 CBAM 对数据真实性、准确性的要求。

三、开拓多元市场,降低欧盟市场依赖

为降低对欧盟单一市场的依赖,水泥企业应积极开拓 “一带一路” 沿线及新兴经济体市场。通过参加国际建材展会、与当地经销商合作等方式,提升产品在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地区的市场知名度与份额。同时,关注国内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加大国内市场开发力度,利用国内庞大的内需市场平衡国际市场波动风险。以我国为例,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水泥需求持续增长,企业可针对农村市场开发适用性产品,拓展销售渠道。

四、强化合规管理,密切关注政策动态

水泥企业需建立专项团队或引入外部专家,应对 CBAM 复杂的申报与数据管理要求。指定专人负责碳排放核算与报告提交,确保每季度按时、准确将相关数据上传至欧盟平台。密切关注欧盟政策动态,特别是 2025 年第四季度可能出台的 CBAM 修正案,提前预判政策调整方向,如覆盖范围是否扩大至下游水泥制品等。对于中小企业,可借助行业协会力量,获取统一的碳排放核算标准与培训资源,降低合规成本。此外,积极参与国际气候治理对话,通过行业协会或政府渠道反馈行业诉求,推动建立公平的全球碳减排规则,争取在中欧贸易谈判中碳价抵扣等有利机制,避免双重征税。

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碳排放管理领域的专业人才需求日益增长。碳排放管理师作为助力企业低碳转型、应对政策合规的关键角色,需系统掌握碳交易、碳排放核算监测核查等专业知识,熟悉如 CBAM 等国际碳政策法规。若您有志于投身该领域,提升从业技能,可拨打咨询电话 010 - 59490973,联系林老师(微信同号:13691340873),获取定制化指导,开启低碳职业发展新征程,为全球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碳云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