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也就是人们常说的 “碳关税”,自 2023 年 5 月 17 日正式生效以来,就成为全球贸易与气候治理领域的焦点。它与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TS)的衔接,更是关乎全球碳市场格局与众多企业的切身利益。
欧盟 ETS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排放交易计划,是欧盟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政策工具。它为电力生产和大型工业设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设定了上限,企业可以在 ETS 交易市场上购买配额,同时部分工业企业会获得一定数量的免费配额,以防止碳泄漏。而 CBAM 的出现,旨在对进入欧盟的碳密集型商品生产过程中排放的碳进行定价,鼓励非欧盟国家开展更清洁的工业生产。
在覆盖范围上,两者紧密关联。目前,CBAM 主要针对钢铁、水泥、铝、化肥、电力与氢这几类碳密集型商品及其选定前驱物的进口,这些行业同样是 ETS 重点管控对象。随着 CBAM 逐步推进,最终将涵盖超过 50% 的 ETS 覆盖行业的排放量。这意味着未来更多 ETS 覆盖行业的进口产品,都可能被纳入 CBAM 范畴。
从时间进程来看,两者同步推进。2023 年 10 月 1 日,CBAM 进入过渡期,到 2025 年 12 月 31 日结束。在这期间,进口商只需按季度向主管机关报告进口产品数量、内含碳排放量以及原产国碳价等数据,无需缴纳碳关税费用。而在 2026 年 1 月 1 日,CBAM 正式进入执行期,进口商不仅要申报年度数据,还需按欧盟碳价购买 CBAM 证书进行清缴。与此同时,ETS 下的免费配额数量从 2026 年开始加速减少,直至 2034 年在 CBAM 覆盖行业全面取消。这一过程中,CBAM 的财务调整也分阶段按渐进时间表推进,确保进口商与欧盟生产商受到公平对待。
关于碳价机制,CBAM 参考 ETS 构建。从 2026 年起,CBAM 涵盖商品的进口商购买的证书价格,将依据 ETS 配额的每周平均拍卖价格计算,以欧元 / 吨二氧化碳排放量为单位。若进口产品在原产国已支付碳价,在符合条件下可申请等额抵消 CBAM,但需独立认证。这一设计使得进口产品在欧盟市场的碳价与本土产品趋同,避免了双重征税。例如,一家从中国进口钢铁的欧盟企业,若中国钢铁生产环节已存在有效的碳价支付,该企业在欧盟缴纳 CBAM 证书费用时,可抵扣相应部分。
另外,在技术细则层面,2025 年 8 月 28 日,欧盟委员会针对 CBAM 实施启动三项公众咨询,其中一项便是如何考虑 ETS 中免费配额的规则。这涉及到计算 ETS 中的免费配额调整,避免双重保护或负担,确保公平竞争。关键参数 “CBAM 基准值” 将参考 ETS 免费配额的 EU ETS 基准,但因涉及复杂因素,预计 2026 年才会公布。
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升,碳排放管理领域的专业人才需求日益增长。碳排放管理师作为推动企业低碳转型、助力政策合规的关键角色,需要全面掌握碳交易市场运作、碳排放核算监测核查等专业知识,熟悉像 CBAM 与 ETS 衔接这样的政策法规。如果您有志于投身这一领域,提升从业技能,可拨打咨询电话 010 - 59490973,联系林老师(微信同号:13691340873),获取定制化指导,开启低碳职业发展新征程,为全球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碳云管理中心
Copyright © 2012-2018 碳排放管理师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409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