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碳排放管理师官方网站!

全国咨询热线

01059490973

国家能源局部署深化能源电力规划治理,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发布时间:2025-10-16 14:41:28浏览次数:

10 月 15 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 05014 号(工交邮电类 763 号)提案答复的复文摘要,针对深化能源电力规划引领和治理体系建设作出系统部署,明确以规划协同为核心、体制改革为动力,加快推进新型能源体系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总体路径。

在规划协同衔接层面,国家能源局强调统筹全局布局,将能源电力规划纳入全国发展 “一盘棋” 考量。一方面,强化纵向衔接,在 “十五五” 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编制中,综合能源需求、资源禀赋、接入消纳能力等因素,优化新能源发展规模与结构布局,同步抓好中长期电力发展规划研究;另一方面,突出横向协同,开展全国电力流向布局研究,统筹 “沙戈荒” 大基地、海上风电、分布式新能源等开发布局,衔接跨省区电力通道建设,破解能源资源与负荷分布不均衡难题,为西电东送等跨区域能源配置工程提供规划支撑。这种 “纵向贯通、横向联动” 的规划体系,为能源转型筑牢顶层设计根基。

新能源建设与消纳统筹推进是规划实施的核心抓手。在建设端,明确风电、光伏发展需立足资源条件与成本优势,形成 “光伏为主、风电协同” 的发展格局;在消纳端,通过实施可再生能源消纳保障机制,逐年下达各省消纳责任权重,倒逼新能源发展规模合理落地。同时,依托源网荷储协同发展模式破解消纳难题,既通过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抽水蓄能布局优化、新型储能多元发展等提升系统调节能力,也借鉴地方试点经验,整合源侧风光项目、网侧输电设施、荷侧负荷资源与储侧储能电站,形成全链条消纳支撑体系,为高比例新能源接入提供保障。

规划与市场的深度衔接成为体制机制改革的关键突破点。国家能源局着力构建适应新型能源体系的市场架构,在电力市场领域,推进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市场,配套建立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同时完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新增新能源、储能等市场主体与转动惯量、爬坡等服务品种,通过价格机制引导调节资源参与削峰填谷。在绿色要素市场方面,强化绿证与节能降碳政策衔接,明确交易电量扣除规则,避免重复计算,激发绿证需求潜力,以市场手段推动非化石能源消费增长。这些举措推动规划目标通过市场机制高效落地,实现政策引导与市场驱动的同频共振。

此次复文摘要清晰勾勒出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实施蓝图:以非化石能源为供应主体夯实绿色根基,以化石能源为兜底保障筑牢安全底线,以新型电力系统为关键支撑打通传输脉络,以智慧绿色节约用能为导向优化消费模式。随着各项规划与改革举措的落地,我国能源电力领域将实现安全保障与清洁转型的协同推进,为 “双碳” 目标达成提供坚实支撑。



具体如下:

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05014号(工交邮电类763号)提案答复的复文摘要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构建新型能源生产关系支撑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深化能源电力规划引领和治理体系建设

我们高度重视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强能源电力规划协同衔接,统筹新能源建设和消纳,推动源网荷储协同发展,开展全国电力流向布局研究,加强规划与市场的衔接,全面深化能源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推动我国逐步建立以非化石能源为供应主体、化石能源为兜底保障、新型电力系统为关键支撑、智慧绿色节约用能为导向的新型能源体系。

二、关于提升能源电力行业市场化、标准化水平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统筹推进电力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市场建设,积极推动建立跨电网常态化交易机制,深化电力价格市场化改革,推动煤电、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部进入市场。引导各类主体公平承担系统调节责任。印发《能源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提升行动计划》(国能发科技〔2022〕86号),加强新型电力系统标准体系建设。

三、关于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和管理效能,培育新型劳动者

国家能源局会同科技部印发《“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国能发科技〔2021〕58号),推动能源领域科技创新,引领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国务院国资委指导推动能源电力企业纵深推进人才强企战略,深化重大人才工程实施,推动中央企业在增强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战略科技力量中积极发挥主力军作用。

感谢您对国家能源工作的关心和理解,希望今后能得到您更多的支持和指导。

国家能源局

2025年8月20日

来源:国家能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