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用能和排放单位开展能源管理体系等认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认识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的重要性 重点用能和排放单位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开展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的重要意义。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有助于单位建立科学、规范的能源管理模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成本,减少碳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认证,单位可以向社会展示其在能源管理方面的积极态度和卓越成效,提升企业形象和竞争力。 二、准备阶段 1. 组建工作团队 成立由单位领导挂帅,各部门负责人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小组。明确小组成员的职责分工,确保认证工作的顺利开展。例如,指定专人负责能源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文件编制、内部审核等工作。 2. 开展能源审计 对单位的能源使用情况进行全面审计,包括能源消耗的种类、数量、用途,以及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通过能源审计,找出能源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节能潜力点,为制定能源管理体系提供依据。例如,分析生产工艺中的高耗能环节,评估设备的能效水平,确定节能改造的重点领域。 3. 培训与宣传 组织员工参加能源管理体系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员工对能源管理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员工参与能源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通过内部宣传渠道,如宣传栏、内部邮件、培训讲座等,向员工宣传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的重要性和工作进展,营造良好的节能氛围。 三、建立能源管理体系 1. 制定能源方针和目标 根据单位的发展战略和能源审计结果,制定明确的能源方针和具体的能源管理目标。能源方针应体现单位对节能降碳的承诺和追求,目标应具有可测量性、可实现性和时效性。例如,制定“降低能源消耗强度 20%,减少碳排放 15%”的具体目标。 2. 完善能源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能源管理制度,涵盖能源采购、存储、使用、计量、统计、考核等各个环节。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能源管理职责,规范能源管理流程,确保能源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例如,制定能源采购管理制度,明确采购标准和供应商选择原则;建立能源计量管理制度,确保能源计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实施节能措施 根据能源审计结果和能源管理目标,制定并实施一系列节能措施。这些措施可以包括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工艺优化、管理提升等方面。例如,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优化生产工艺,加强设备维护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鼓励员工提出节能建议,对可行的建议给予奖励。 四、认证申请与审核阶段 1. 选择认证机构 选择具有资质和良好信誉的认证机构进行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可以通过查阅认证机构的资质证书、客户评价、行业口碑等方式进行筛选。与认证机构沟通交流,了解认证流程、费用、时间等相关信息,确定合作意向。 2. 提交认证申请 按照认证机构的要求,准备并提交认证申请材料,包括单位基本情况、能源管理体系文件、能源审计报告、节能措施实施情况等。确保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3. 现场审核 认证机构将对单位进行现场审核,包括文件审核和现场检查。文件审核主要审查能源管理体系文件的符合性和有效性;现场检查主要检查能源管理体系的实际运行情况,包括能源计量、设备运行、节能措施实施等方面。单位应积极配合认证机构的审核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 4. 整改与认证决定 根据现场审核结果,认证机构将提出整改意见。单位应针对整改意见制定整改计划,及时进行整改,并将整改情况反馈给认证机构。认证机构将根据整改情况做出认证决定,如颁发认证证书或不予认证。 五、持续改进阶段 1. 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 定期开展能源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检查能源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内部审核可以由单位内部的审核员进行,管理评审由单位领导主持,各部门负责人参加。通过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不断完善能源管理体系,提高能源管理水平。 2. 持续节能降碳 将能源管理体系认证作为持续节能降碳的新起点,不断探索新的节能技术和管理方法,持续推进节能降碳工作。例如,关注行业内的节能新技术、新设备,积极引进和应用;加强与同行业单位的交流与合作,分享节能经验和成果。 重点用能和排放单位开展能源管理体系等认证需要从认识重要性、准备阶段、建立体系、认证审核和持续改进等多个方面入手,全面提升单位的能源管理水平,实现节能降碳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来源:碳云管理中心
推荐阅读(点击以下链接跳转阅读)
>>>能源管理师(2024年)培训课程及考试安排(点击了解详情)
>>>钢铁、炼油、合成氨、水泥4个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发布,该如何降本增效?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重点用能单位必须建立健全的能源计量管理制度
>>>国家质检总局:重点用能单位必须配备专业人员从事能源计量管理工作
Copyright © 2012-2018 碳排放管理师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409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