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能效诊断的组织实施过程中,与重点用能单位的各个部门进行有效沟通协作至关重要,这直接关系到诊断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
生产部门作为用能的关键环节,掌握着最直接的生产流程及能源消耗情况。首先,要主动与生产部门负责人及一线工作人员沟通,了解不同生产环节的能源使用特点、能耗高峰时段以及生产计划安排等关键信息。例如,通过实地调研和交流,知晓哪些生产工序耗能较大且存在优化空间。
在协作方面,根据生产计划来合理安排能效诊断工作,尽量避免影响正常生产进度。同时,将诊断结果及时反馈给生产部门,共同探讨改进措施,如调整生产工艺参数、优化生产排班等,以降低能耗且保障产量不受影响。通过向他们展示能效提升后对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效率提高的积极作用,协调好生产部门对能效诊断工作的配合度,保障其利益与整体节能目标一致。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用能设备的日常维护、运行管理以及更新改造等事务。沟通时,要向其详细了解设备的性能参数、运行状态、使用年限、维修记录等,这对于准确判断设备的能效水平十分关键。
与之协作,共同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能效测试,依据诊断结果制定设备升级改造或维护计划。例如,如果发现部分老旧设备能效过低,与设备管理部门协同申请资金进行节能设备替换,强调设备节能改造后不仅能减少能源浪费,还可降低设备长期运维成本,延长使用寿命,让他们看到能效诊断工作对其部门工作优化及资源合理利用的益处,促使其积极参与并调配相关资源助力诊断工作。
财务部门关注的是成本控制以及资金的合理分配与使用。与财务部门沟通时,需清晰呈现能效诊断工作的成本预算、预期收益以及投资回报周期等经济指标。比如,详细列出诊断过程中所需的费用,如聘请专业人员、购买检测设备等开支,同时预估通过节能措施实施后能节省的能源费用及带来的长期经济效益。
协作过程中,协助财务部门做好节能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为其提供合理的资金分配建议,争取财务对能效诊断相关费用支出的支持以及后续节能改造项目资金的安排。通过强调能效提升对企业整体财务状况改善的重要性,协调好财务部门的利益关注点,确保其愿意调配资金等资源推动诊断工作开展。
在能效诊断中,要充分理解各部门的利益诉求和工作重点,以清晰、透明的沟通方式传递能效诊断的目标、意义和价值,通过共同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协调资源分配等方式,让各部门都积极参与其中,形成合力,确保能效诊断工作顺利、高效地进行,最终助力重点用能单位实现节能降耗目标。
来源:碳云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