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降低碳排放,制造业和服务业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发布时间:2025-01-13 16:43:56浏览次数:
为有效降低碳排放,制造业与服务业因行业特性不同,需采取各具针对性的措施。以下分别阐述这两个行业的可行做法:
- 优化生产工艺
- 提升能源效率:制造业企业可对生产设备进行升级改造,采用高效节能设备替代老旧设备。例如,在钢铁行业,通过改进高炉炼铁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使单位产品能耗降低。同时,利用智能控制系统,实时监测和调整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实现精细化管理。
- 采用低碳技术:加大对低碳生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投入。如在化工行业,推广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行捕获并加以利用,减少排放。在汽车制造行业,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降低对传统燃油的依赖,减少尾气碳排放。
- 调整能源结构
- 增加清洁能源使用:积极引入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例如,在工厂屋顶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为生产提供部分电力;靠近水源的企业可考虑建设小型水力发电设施。此外,还可与清洁能源供应商合作,购买绿电,逐步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占比。
- 发展生物能源:部分制造业企业可探索使用生物能源,如生物柴油、生物乙醇等。在一些对能源需求较大且原料适合生物能源转化的行业,如造纸业,可利用生物质废弃物生产生物能源,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同时减少碳排放。
- 加强供应链管理
- 绿色采购:企业在采购原材料和零部件时,优先选择具有良好环境绩效的供应商,要求供应商提供碳排放相关信息,推动整个供应链的绿色化。例如,电子制造企业在采购芯片等关键零部件时,选择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低碳工艺的供应商。
- 优化物流配送:通过优化供应链物流环节,降低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合理规划配送路线,采用联合运输、共同配送等方式,提高车辆装载率,减少空驶里程。同时,推广使用新能源物流车辆,降低运输工具的碳排放强度。
- 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
- 设计阶段考虑低碳:在产品设计阶段,充分考虑产品的可回收性、可拆解性以及使用过程中的能耗,设计出低碳环保产品。例如,家电企业设计易于拆解回收的产品结构,减少产品废弃后的处理难度和碳排放;在设计电动汽车时,注重提高电池续航能力,降低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 回收与再利用:建立完善的产品回收体系,对废弃产品进行回收、拆解和再制造。例如,汽车制造企业建立废旧汽车回收网络,将回收的零部件进行再加工和再利用,不仅减少了新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还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 优化运营能源管理
- 节能设备升级:服务业企业,如写字楼、商场、酒店等,应升级照明、空调、电梯等设备,采用节能型产品。例如,将传统照明灯具更换为 LED 灯具,可显著降低照明能耗;安装智能空调系统,根据室内温度、湿度和人员活动情况自动调节运行模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 能源管理系统建设:建立能源管理系统,实时监测和分析能源消耗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找出能源浪费的环节和原因,制定针对性的节能措施。如酒店通过能源管理系统发现某楼层空调能耗过高,经检查是由于温控设置不合理,调整后降低了能耗。
- 推广绿色运营实践
- 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酒店、餐饮等行业应减少一次性洗漱用品、餐具的使用,推广可重复使用的用品。例如,酒店鼓励客人自带洗漱用品,提供可重复使用的水杯、拖鞋等;餐饮企业使用消毒后的可重复用餐具,减少一次性餐具的浪费和碳排放。
- 垃圾分类与废弃物处理:服务业企业应加强垃圾分类和废弃物管理,提高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率。商场、写字楼等场所设置分类垃圾桶,引导顾客和员工正确分类投放垃圾。同时,与专业的废弃物处理公司合作,对可回收物进行回收利用,对有机废弃物进行堆肥处理,减少填埋和焚烧产生的碳排放。
- 数字化转型
- 远程办公与线上服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服务业企业可大力推广远程办公模式,减少员工通勤产生的碳排放。同时,提供更多线上服务,如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线上会议等,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降低因交通出行带来的碳排放。
- 数字化运营管理:利用数字化技术优化企业运营管理流程,提高运营效率,减少资源浪费。例如,物流企业通过数字化物流平台,实现货物运输的智能调度和实时监控,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空驶率和碳排放。
- 行业协同与倡导
- 行业协会引领:服务业行业协会应发挥引领作用,制定行业绿色发展标准和指南,推动会员企业开展碳减排行动。例如,旅游行业协会制定绿色旅游企业标准,鼓励旅游企业在景区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采取环保措施,降低碳排放。
- 消费者教育:服务业企业可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引导消费者选择低碳服务。例如,酒店通过宣传册、客房提示等方式,向客人宣传酒店的环保举措,鼓励客人参与节能减排行动,如减少床单更换次数等。
来源:碳云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