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碳排放管理师官方网站!

全国咨询热线

01059490973

欧盟碳关税法规(CBAM)管控范围?

发布时间:2025-03-05 10:45:19浏览次数:

  • 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欧盟碳关税法规(CBAM),即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自 2023 年 10 月 1 日起开始实施,其管控范围备受全球关注。从现在到 2025 年为过渡期,2026 年至 2034 年间将逐步全面实施。


  • 一、覆盖行业

  • (一)初始重点行业

  • 欧盟 CBAM 初始管控范围聚焦于碳排放密集型且贸易暴露度高的行业,其中包括钢铁、铝、水泥和化肥这四大行业。钢铁行业一直以来都是碳排放大户,从铁矿石开采到钢铁冶炼,整个生产流程涉及大量化石能源消耗,排放出巨量二氧化碳。铝行业的电解铝生产环节高度依赖电力,若电力来源以高碳的火电为主,其碳排放同样不容小觑。水泥生产过程中,石灰石煅烧等工序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是建筑材料领域的碳排放重点。化肥行业,尤其是氮肥生产,在合成氨等工艺中消耗大量能源,导致显著的碳排放。这些行业产品若从碳排放限制相对宽松的国家和地区出口至欧盟,将受到 CBAM 法规约束。

  • (二)潜在扩展行业

  • 欧盟计划在 2030 年之前将 CBAM 产品覆盖范围逐步扩展至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TS)覆盖的所有产品范围,最终实现二者统一。当前 ETS 覆盖电力、航空、炼油、化工等众多行业,意味着未来 CBAM 可能将管控范围延伸至电力、化工产品(如塑料、橡胶制品等)、航空运输服务(涉及国际航空碳排放)以及炼油产品(如汽油、柴油等)。这一扩展趋势对全球众多行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相关出口产业带来极大不确定性和潜在冲击。


  • 二、管控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

  • (一)原材料获取阶段

  • 对于纳入管控范围的产品,从原材料开采环节就开始核算碳排放。以钢铁行业为例,铁矿石开采过程中使用的大型开采设备运转需要消耗大量柴油等化石燃料,由此产生的碳排放将被计入产品碳足迹。在铝行业,铝土矿开采以及后续氧化铝提炼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所导致的碳排放,都将成为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的一部分。

  • (二)生产制造阶段

  • 这是碳排放核算的核心阶段。生产设备的运行、生产工艺的能源需求等都是核算重点。水泥生产中的窑炉高温煅烧环节,需要大量煤炭等燃料提供热量,其产生的碳排放将精确计量。化肥生产中,合成氨等关键工艺所消耗的天然气等能源对应的碳排放也将被详细记录。企业的能源结构在此阶段影响重大,若使用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可显著降低产品生产阶段的碳排放。

  • (三)运输阶段

  • 产品从出口国运输至欧盟市场的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同样被纳入核算。若采用海运,船舶燃油消耗产生的碳排放将根据运输距离、船舶类型等因素进行估算;若是陆运,货车、火车等运输工具使用的燃料所带来的碳排放也需计算在内。运输方式的选择以及运输效率的提升,都对产品最终的碳排放核算结果有影响。


  • 三、管控对象

  • (一)进口商责任

  • 在欧盟境内的进口商是 CBAM 法规直接管控对象。自 2023 年 10 月 1 日过渡期开始,进口商必须按季度报告相关商品生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从 2026 年 1 月 1 日起,进口商还必须购买排放证书,证书价格基于欧盟境内生产这些商品时所需支付的碳价制定。进口商需要详细收集、整理进口产品从原材料到生产再到运输各阶段的碳排放数据,以履行报告和购买证书义务。

  • (二)出口企业影响

  • 虽然法规直接约束进口商,但对于向欧盟出口相关产品的企业而言,影响深远。出口企业需配合进口商提供准确的碳排放数据,这要求企业建立完善的碳排放核算体系,对自身生产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以准确计量碳排放。若出口企业无法提供经认证的碳排放数据,产品将按欧盟规定的默认碳排放量申报,而默认值通常较高,这会大幅增加出口产品的碳成本,削弱产品在欧盟市场的竞争力。

  • 欧盟 CBAM 法规的管控范围广泛且深入,从行业到产品生命周期,再到涉及的贸易主体,对全球贸易格局和产业发展都将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相关出口产业带来诸多挑战,需要各方密切关注并积极应对。


  • 来源:碳云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