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零碳园区建设的浪潮中,增量配电网试点的角色备受关注,其对于零碳园区建设并非绝对的必要条件,但在诸多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提出,鼓励园区因地制宜发展绿电直连、新能源就近接入增量配电网等绿色电力直接供应模式。这表明增量配电网试点是实现零碳园区绿色电力供应的一种重要途径,但并非强制要求。文件中强调 “因地制宜”,意味着各园区可依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绿色电力供应方式,如部分小型园区,通过绿电直连就能够满足其绿色电力需求,无需进行增量配电网试点建设。
零碳园区建设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实现能源结构的绿色转型,大幅提升清洁能源消费占比。增量配电网试点在这一过程中具有独特优势。它能够有效整合园区内分布式能源资源,像分散的光伏电站、小型风力发电设施等,将这些不稳定的能源集中接入电网,实现能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例如包头达茂旗巴润工业园区,作为绿色零碳产业园区,在建设过程中就涉及增量配电网事宜。其以新能源自力电网为基础,探索 “绿电生产 + 智能化配电网 + 循环经济产业链” 协同发展模式。然而,并非所有零碳园区都有类似的产业规模和能源需求。对于一些产业结构简单、能源需求相对单一且规模较小的园区,传统的电网接入方式结合一定比例的绿电直供,也能够满足其清洁能源消费占比的要求,实现零碳园区的能源转型目标。
从建设成本和实施难度角度考量,增量配电网试点的推进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增量配电网的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用于电网基础设施建设、设备购置与维护等。另一方面,在运营管理上,增量配电网需要建立独立的配电区域划分、售电模式以及电价政策等复杂体系。例如,按照《增量配电业务配电区域划分实施办法》,由省级对增量配电区域进行划分,部分地区还将权限下放至盟市,这涉及多方利益协调,过程繁琐。相比之下,一些园区通过优化现有电网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结合外部绿色电力引入,同样可以达到零碳园区的建设标准,避免了增量配电网建设带来的高额成本和复杂管理难题。
综上所述,增量配电网试点在推动零碳园区能源结构优化、促进分布式能源消纳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但并非零碳园区建设的必要条件。各园区在建设零碳园区时,应综合考虑自身能源禀赋、产业基础、建设成本、实施难度等多方面因素,合理选择绿色电力供应模式与能源转型路径,以实现零碳园区建设的目标 。
来源:碳云管理中心
推荐阅读(点击以下链接跳转阅读)
>>>新能源运维工程师(风电/光伏/火电/储能运维)培训课程及考试安排(点击了解详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国家能源局大力支持民营企业进军能源领域建设,,目前有哪些项目可以参与?
>>>国家质检总局:重点用能单位必须配备专业人员从事能源计量管理工作
Copyright © 2012-2018 碳排放管理师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409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