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碳排放管理师官方网站!

全国咨询热线

01059490973

监管机构对重点用能和排放单位年度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内容概览

发布时间:2024-12-06 14:24:55浏览次数:
监管机构对重点用能和排放单位开展年度目标责任评价考核,旨在全面、深入地了解这些单位在节能降碳等方面的工作成效,督促其切实履行相关责任,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考核内容涵盖多个重要方面,具体如下:

一、能源与碳排放目标完成情况


  1. 能耗指标考核
    重点关注单位产品能耗、综合能耗等具体能耗指标是否达到既定目标。例如,对于一家制造业企业,监管机构会核查其生产每吨产品所消耗的电量、煤炭量等是否控制在预定的范围内,对比上一年度数据,看是否实现了能耗的下降。同时,也会考察企业整体能源消耗总量的控制情况,确保其符合地区能源双控要求,不出现超限额用能的现象。
  2. 碳排放指标考核
    核实企业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查看其是否完成了年度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以及碳排放强度降低目标。比如,在碳排放交易覆盖的行业内,企业是否按照分配的碳排放配额进行排放,有无通过有效的减排措施来减少自身的碳足迹,这关系到企业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实际贡献以及对区域碳排放管控的配合程度。

二、能源管理体系建设与运行


  1. 管理机构与人员配置
    检查企业是否设立了专门的能源管理部门,是否配备了足够数量且具备专业能力的能源管理人员。这些人员应熟悉能源管理相关知识、法规政策,并能有效履行职责,如开展能源审计、制定节能计划等工作,确保企业能源管理工作有专业的团队来支撑。
  2. 管理制度完善性
    审查企业是否建立了涵盖能源采购、储存、使用、计量、统计等全流程的管理制度,并且这些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例如,能源计量制度中规定的计量器具配备、校准周期是否严格落实,能源统计制度下的数据收集、报送是否准确及时等,以此衡量企业能源管理的规范化程度。

三、节能降碳措施落实情况


  1. 节能技术应用
    考察企业是否积极采用了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对生产工艺、用能设备进行改造升级。比如,是否将传统的高耗能电机更换为节能电机,有无在供热、制冷系统中运用高效节能的新技术,通过这些举措来切实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2. 能源结构优化
    关注企业可再生能源利用情况,是否加大了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例如,企业是否安装了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用于部分生产用电,或者采用生物质锅炉替代传统的燃煤锅炉,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

四、能源计量与统计工作


  1. 计量器具准确性
    核查企业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计量器具的精度、量程等是否满足实际能源计量需求,并且是否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保证所采集的能源消耗数据真实、准确,这是准确掌握企业能源使用情况的基础。
  2. 能源数据统计与报送
    检查企业能源统计台账是否健全,能否按照规定的时间、格式和要求向监管机构报送准确的能源消费数据、碳排放数据等。统计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对于监管机构分析企业能源利用状况、进行区域能源管理决策至关重要。

五、节能降碳宣传与培训


  1. 宣传工作开展
    了解企业是否通过内部宣传栏、培训活动、线上平台等多种渠道向员工宣传节能降碳知识和理念,提高员工的节能意识,营造良好的企业节能文化氛围,促使员工在日常工作中自觉践行节能行为。
  2. 员工培训情况
    考量企业是否周期性地安排员工参与节能降碳领域的专业培训活动,以此提升员工在该方面的业务素养。使员工能够熟练掌握节能方面的操作技巧,及时洞悉最新的能源管理政策与法规等内容,从而保障企业的节能降碳工作能够在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和有力支持下顺利开展。 为了增进员工对能源管理的认知程度并提高其参与积极性,企业理应大力推进员工培训以及构建完善的激励机制。而碳云管理中心所推出的能源管理专项技能提升项目,恰好为员工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学习契机。借助参与该项目,员工能够系统地学习能源规划、管理、统计以及核算等专业知识,对国内外能源市场的现状以及政策法规等理论知识形成全面的了解,进而有效提升自身的节能意识与业务执行能力,为企业能源管理工作的高效推进奠定坚实的人力基础。


通过对以上多方面内容的综合考核评价,监管机构能够全面把握重点用能和排放单位的节能降碳工作表现,进而采取针对性的监管措施,推动这些单位不断提升能源管理水平,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来源:碳云管理中心


  • 能源管理师.png


  • 网站.png

  • 360截图20241111110822752.jpg